2018-12-02

Henry Wu vs. Eric Lau

2018年年終UK大對決。


2018-08-31

【再訪天際】Michael White - Fatima's Garden


我在當出版社編輯的時候,買了不少Impulse!、TOSHIBA EMI出品或誠品音樂進口的爵士復刻盤,像是Donald Byrd、Leon Thomas、Jimmy Smith、Alphonse Mouzon、Ronnie Foster、Eddie Henderson、Ronnie Laws、Caesar Frazier、Charles Earland......等等,因為價格便宜,這一堆摻雜著我聽不太懂的爵士音樂,有的只聽了一、兩遍就放在收藏架裡,但大部分我還是會幾年之後再拿出來複習,盼望因為年齡增長添點新收穫。

忘了究竟何時接觸到小提琴名家Michael White的音樂,上次聽他的首兩張專輯《Pneuma》、《Spirit Dance》和高峰之作《The Land of Spirit and Light》已是4年前的事,本篇是再延伸(詳【天際】Michael White - The Land of Spirit and Light);雖然小提琴很常出現在各式音樂作品裡,但它通常都是配角,Michael White傾一生之力,也出不到10張專輯,可見拉小提琴的人,除非你的腦子裡非常具有想像能力,否則該如何在高手如雲的爵士舞台上展現巧妙之處?

《The Land of Spirit and Light》僅有7首歌曲,前3首是〈The Land of Spirit and Light〉三部曲,鋪陳之後,最為突出的〈Fatima's Garden〉以10分多鐘的姿態擺在聽者的感官之前;與Michael White往來緊密的是Sun Ra和Pharoah Sanders,因此可以推測出這類跑到宇宙裡找靈感然後回到地球彈奏唱出來的歌會是哪種天外飛來的感覺,並且在Cecil McBee(不是日本少女服飾牌)的貝斯、Prince Lasha的多樣吹笛等構思下,體會如何將Michael White的小提琴聲拉抬至主角位置。

Michael White已離世近2年了(上次寫他時他還在世),現在再聽他的歌還是很震撼,網路上找到的〈Fatima's Garden〉還然是配上日本松竹新浪潮導演吉田喜重《秋津温泉》的畫面,一起感受此曲的魅力吧(強烈建議於夜幕低垂時分用耳細品)。



2018-08-30

【30年了】Al B. Sure - Oooh This Love Is So

記得當時年紀小,在余光《閃亮的節奏》聽到Al B. Sure的名曲〈Night and Day〉MV時,簡直驚為天人。



《閃亮的節奏》是個如實呈現美國排行榜的節目,短短半小時要播好多MV,各種曲風都有,裡頭內容跟現在流行樂的單調乏味是完全兩回事(美國退步了嗎)。

余光好像把Al B. Sure翻念成「艾爾比修爾」,我跟我姐在電視前笑了半天,但這名字也確實讓我牢牢記住了他。

在卡帶盛行的年代,Al B. Sure的專輯是很難入手的,買到飛碟唱片的代理盤時,光是成就感就能讓我樂上好一陣子。

《In Effect Mode》整張都迷人,性感不在話下,二十歲的「艾爾比修爾」呈現黑人骨子裡的騷勁,尤其啊,下面這首沒有成為主打歌的〈Oooh This Love Is So〉,聽那懾人開場、前中段呢喃自憐,到最後的放手一搏,對於小朋友的我,耳朵奇癢無比,怎麼會有那麼恐怖的歌啊,聽聽去~




2018-08-14

逃避慣犯



人,
到了某種年歲會不禁忖度某些事,
現在的我,
近期思索的是,
人生該充滿挑戰或者平穩如死水。

當然,
我無法得出一個考慮得當的結論,
再怎樣都會出現橫衝直撞的不確定。

其中一個考慮層面是:
如果我真的做出選擇,
後悔的成分會有多少?

有人說凡事不嫌老只嫌晚,
也許我到了該安定下來度日的年歲,
而我卻每每不願生命在無聲無息之中告終,
至少應該做出什麼決定來豐饒生命、了無遺憾才對。

但我沒辦法拋下舊的一切迎向新的一切,
我的一切總有一旦捨棄便無法復原的部分。

人生是不斷逃避的冗長過程,
逃避貧窮、逃避寂寞、逃避飢餓、逃避社會……乃至逃避人生。
當我興起逃避的念頭,
自然想找到出口或對象,
可是,
不確定又會拉扯著我的判斷與決定,
直到懵懵懂懂發覺自己逃了出去。

逃出之後,
逃出本身成了新的問題。
人生極度容易在這循環之中流逝,
直到時間不再召喚了,
方休。

2018-07-06

【留念】獻給稍縱即逝的星子,Lynden David Hall

1974年出生的英國歌手Lynden David Hall已離世12年,除了最後一張獨立廠專輯《In Between Jobs》(2005年)外,前兩張專輯都是由當時EMI發行的,現在再拿出來聽,感觸不少。

《Medicine 4 My Pain》(1997年)的衝擊力與爆發力教人印象深刻,儘管Lynden David Hall是英國人,這首張專輯卻擁有些許Nu-Soul情調;這是專輯製作團隊的關係,班底幾乎都是美國黑樂人。〈Do I Qualify?〉當然是Lynden David Hall最成功的單曲,若要體會我所謂的Nu-Soul情調,當然得聽製作相當費工的〈100 Heart Attacks〉了。





《The Other Side》(2000年)則是一張從頭到尾極為流暢的好專輯,也許比不上《Medicine 4 My Pain》的鏗鏘有力,但它的舒適感與Lynden David Hall所要表達的個人音樂感染力絕對是足夠的。建議把整張專輯找來聽個幾次,感覺赴美國發展不順、回歸英國節奏藍調體系下的Lynden David Hall精神。



失去EMI援助的《In Between Jobs》,2013年加了一首歌重新發行,也讓Lynden David Hall流傳在世的三部作品得以圓滿完成,更讓我們聽到英國歌手向來與美國歌手更重視歌曲演繹的那一面,至今,這明顯的差距仍在:如近年小小走紅的Sampha,你該不會能夠唱得如此惆悵的他以為是美國人吧!



最後介紹幾首在外遊蕩的單曲。

先是Hugh Grant、Liam Neeson和Colin Firth三人主演電影《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rully)的插曲、翻唱The Beatles〈All You Need Is Love〉:



再來是參與同鄉薩克斯風手Courtney Pine專輯裡的創意單曲〈Lady Day (& John Coltrane) 〉:



最後,還是同鄉的全才音樂人Michael Olatuja,在2009年個人專輯裡兩曲收錄Lynden David Hall的聲音,補足了Lynden David Hall最後一塊音樂人生拼圖。

(此曲網路上沒有原版)




2018-07-03

【慢活】週五晚咖啡測試;鹿兒島nest coffee


鹿兒島nest coffee立體包。

http://nest.ocnk.net/phone/product/156


話說泡立體包比掛耳包更不容易掌握時間,通常都要浸個5分鐘,但它比掛耳包厲害的地方除了一旦水量時間剛好味道更好之外,不像掛耳包還要注水兩三次,它只需注水兩次就ok了。(小祕訣:立體包第一次注水跟掛耳包一樣,先以極少量水悶蒸,待你判斷時機成熟後,第二次只要一次注入至把立體包差不多淹滿即可)

第一次泡它的結果是時間沒掌握好,水味太多,下回改進囉。


最後附上nest coffee的立體包教學。

2018-06-27

【浩大】Emanuel Harrold - Look Forward (EP)

小號手Keyon Harrold的哥哥Emanuel Harrold於2017年出版的一張EP《Look Forward》,找來了Chris Turner、Kenneth Whalum、Brandee Younger、Javier Starks、Braxton Cook、Saunders Sermons II、Jen Dale、Stimulu及弟弟Keyon Harrold共襄盛舉,加上Jason McEntire的混音,使得EP的完整度直逼一張專輯,聽起來還不會吃力。

Harrold兄弟是個超級大家族,祖父Frank Harrold Sr.是著名的聖路易樂旗隊the Memorial Lancers Drum and Bugle Corps創辦人,他有16個兄弟姐妹;他自己也不得了,生了14個子女;Emanuel和Keyon Harrold呢?同樣也有16個手足,而且在老Frank以樂旗隊的概念「分配」下,兒孫都學習個人專精的樂器,Emanuel Harrold會的就是打鼓。

Emanuel Harrold的名氣沒有Keyon Harrold響亮,但他是Gregory Porter的樂團成員,這個身分足以證明他是位出色的鼓手,也讓他順利招募了第一段那些各界好手填充《Look Forward》的養分。



平凡無奇的日子裡,一起來解解膩吧。

2018-06-21

【波動】Lamont Dozier - Why Can’t We Be Lovers

最近因為開車時間增加了,所以翻出一些以前買的唱片伴我行,這裡要分享的是2000年Lamont Dozier精選輯《Going Back to My Roots》裡的第一首歌曲〈Why Can’t We Be Lovers〉。

Lamont Dozier的名氣比不上他在Holland-Dozier-Holland時期,1960年代到1970年代,在這幾乎二十年的歲月之中,Holland-Dozier-Holland創作或製作的歌曲就是品質保證,其中最為人知曉的當是捧紅了The Supremes。

由於和Motown的分帳糾紛搞得超久,導致Holland-Dozier-Holland不能再用Holland-Dozier-Holland的名字,使得Lamont Dozier的單飛首支單曲〈Why Can’t We Be Lovers〉(1972年)只能用Holland-Dozier featuring Lamont Dozier的名義問世,但無損Holland-Dozier-Holland的金曲保證。

〈Why Can’t We Be Lovers〉的版本不少,但我覺得Lamont Dozier的原版還是最佳的,光是以四分鐘左右篇幅交織出多段編曲,就能聽出Holland-Dozier-Holland的天才所在:



接著是1975年Coke Escovedo的版本,流露著拉丁美洲的恣意情懷,味道較淺:



1950年代即出道且愛唱歌的薩克斯風手Jr. Walker,1976年以Junior Walker and The All-Stars團體模式的版本則屬當時蔚為風潮的爵士fusion之流:



1977年,英國三人團體Chain Reaction貢獻出重唱版本的典型,非常規矩的表現:



這個版本比較特殊,它1977年跑到紐西蘭,成為Mark Williams口中的白人靈魂樂:



到了1988年,權釋權交回拉丁人之口,女子雙人組合Sequal表達出彼時泡泡糖年代的情愫:



最後是日本版本,非常難找。發跡自渋谷系時代、至今仍「健在」的山下洋,透過1993年的團體Freedom Suite,引誘出這首歌曲的新生命力:



你喜歡哪個版本呢?

2018-06-20

一種泛在呼吸之中的樂趣(Albin Lee Meldau - About You)


Albin Lee Meldau的老式唱腔與Lykke Li的淡然飄忽都是瑞典近期後靈魂樂時代的重組再造,但我對前者的興趣高了些,應是我耳朵希望多聽到雄性吶喊的嚮往。

然後我人就出現在5大唱片樓下,旁邊是黃偉哲撐腰的那間大創。

走上樓後,找找架上,好像好久沒在台灣唱片行找唱片了。

很陌生。

找了一會兒,終於忍不住開了手機秀出bandcamp問了店員。

「在這裏。」她看了看不假思索答應我。真巧,這張唱片就在收銀區待整理的唱片裡,而且是第一張、唯一的一張,難怪我找不到它。

買唱片比起買其他東西多了點樂趣,畢竟它總是數量少,而數量少的原因不是買太好,是買不好才進太少。

往往花個幾百塊前就能得到「擁有」的過程,此樂趣可能是像我這般老派人士願意持續不斷經營方得苟延存在,而我無非是想告訴大家,我又買了唱片囉。

2018-03-02

コメダ珈琲,你來啦!


每次去日本都會納入口袋名單的連鎖咖啡店不外乎羅多倫咖啡(DOUTOR coffee)コメダ珈琲店(KOMEDA’S Coffee)タリーズカフェ(TULLY’S COFFEE),前兩者是日本人自己創立的,後者則跟Starbucks一樣是美國品牌然後在日本大量複製貼上。

三家咖啡店各有所長,先講講實體店鋪給我的感覺。DOUTOR曾經一度來台但屢遭老人軍團終日霸占而退出(後來老人轉戰丹堤和怡客),再次回到台灣後也差不多開了二十間,是很知名的日本血統咖啡店,大家的腦海中好比速食界的儂特利(LOTTERIA),或多或少都還存有「羅多倫印象」,八、九零年代的簡捷與活力至今猶在;コメダ標榜著名古屋文化,將早餐視為這個地方人們的活力來源,比起DOUTOR還要講究氣質,也就是喝咖啡要喝得有情調(不信看看他們的logo和厚厚咖啡杯就知道),即使兩者的價位沒有太大差別;而TULLY’S不像DOUTOR般散發日本上班族的靈氣,也不若コメダ佯裝成好像星乃珈琲店(或更高檔者),但實際上不脫連鎖咖啡店SOP的本體,比較像是街頭版的Starbucks,讓人不會感覺多了一層日式服務的拘束,而且多了點都會時尚感。

如何在台灣接觸這三家咖啡店的商品,當然,大老遠從日本扛著掛耳咖啡回來是最快的,或者去city'super、JASONS或新光三越超市看看有沒有代理商進口的DOUTOR掛耳咖啡(コメダ和TULLY’S是沒有的)。

沒想到的是,2018年2月28日,コメダ在台北開了第一間店,而我在同年2月20日去了鹿兒島天文館通附近的コメダ。趁記憶新鮮,趕緊在去台灣首店之前寫個勤前筆記。

名古屋コメダ咖啡登台 體驗獨特「買咖啡送早餐」

點咖啡送烤吐司 名古屋人氣コメダ珈琲店台灣首店開幕了



コメダ的裝潢確實是討喜的,融入幾乎消失在日本的昭和風格咖啡情調(大家知道要成為正統昭和咖啡的條件有多嚴格,除了口味、燈光等等,還必須要有掛在店門上的開門鈴,日本人認為多如牛毛的條件缺一不可),絕對是文青耍懶、覺青思痛的好環境。再來是店員,我不知道台灣人可否撐起日本原封不動的制服設計,畢竟日本咖啡從業人員是較為拘謹的,他們會花時間讓自己的儀表得宜,況且コメダ整體氛圍又不像DOUTOR和TULLY’S輕鬆,這方面有待觀察,至於店員服務流程,比起服裝應該是更容易複製的吧。最後是咖啡和餐點,先講餐點,日本食物調味都比台灣重些,尤其是甜食,台灣人又普遍不愛吃甜食,所以,我懷疑コメダ的早餐對於台灣人會不會「不健康」呢?

咖啡部分。コメダ的咖啡很小杯,有日本人比較過,コメダ的ブレンドコーヒー(blend coffee,招牌咖啡),一杯約160cc,含稅要價420日幣(約台幣110元),是偏貴的,而且喝起來是會讓人勤於思考的苦感居多,如果你是習慣喝近代黑咖啡的人,可能會敬而遠之;加味咖啡則多落在500日幣上下,這應該才是台灣主打的區塊。


這次,我帶回兩款コメダ掛耳咖啡,實測之後感覺如下:


  1. オリジナルブレンド(original coffee,原創咖啡)。它和我在實體店喝到的ブレンドコーヒー差不多,沒有太多的圓潤和酸味,苦味和香味發揮得宜,跟我在名古屋喝到的名古屋在地咖啡是同一個樣子。
  2. カフェインレス(低咖啡因或少咖啡因咖啡)。Tully’s也有出同樣一款,這種咖啡用的豆子都會好一點,比起招牌咖啡算是廣納百川,若要說特色又不那麼明顯,可能就只適合對咖啡因不適的人吧。
最後,去日本還是建議多找獨立咖啡店,它們的價格不會比連鎖店貴上多少,我會去連鎖咖啡店只是個人興趣罷了,多喝才能多比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