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

【The Story of Erykah Badu (3/13)】Dear Badu……

 
Dear Badu……

《New Amerykah Part One (4th World War)》與《New Amerykah Part Two (Return of the Ankh)》幾經波折,先後於2008年與2010年出版。

Neo Soul本身擁有Jazz般的隨興精神,因此,很容易讓同時開始接觸Neo Soul與Soul,或先接觸Neo Soul再接觸Soul的聽眾,找不到兩者的關聯性,總是搞不清楚Neo Soul是承繼Soul而來的新樂種。

Neo Soul的血統論發展到後來幾乎莫衷一是,而且如D’Angelo於現實生活中拚命「出包」,人們對於Neo Soul的觀感,漸地模糊不清。儘管Erykah Badu足以依靠名氣與Neo Soul招牌喚回老歌迷,Erykah Badu把這兩張專輯操作得讓人不解,不只讓老歌迷必須把聽音樂變成研究音樂,不能再以輕鬆態度面對,還讓更多新進者霧裡看花,「根本聽不懂」。

本文的寫作立意並非為Neo Soul闢新論,目的是試圖從Erykah Badu的「音樂個案」,歸納Neo Soul的蛛絲馬跡;況且,Erykah Badu的生命充滿著趣味,不以Neo Soul角度切入,應該也挺吸引人的。
 

【The Story of Erykah Badu (2/13)】Neo Soul的「golden age」

 
Neo Soul的「golden age」

在進入主題之前,茲以四位第一代Neo Soul音樂人年表為援引:

1995年,D’Angelo的《Brown Sugar》;
1996年,Maxwell的《Maxwell's Urban Hang Suite》;
1997年,Erykah Badu的《Baduizm》和《Live》;
1998年,Maxwell的《Embrya》和Lauryn Hill的《The Miseducation of Lauryn Hill》;
1999年,無;
2000年,D’Angelo的《Voodoo》和Erykah Badu的《Mama’s Gun》;
2001年,Maxwell的《Now》;
2002年,Lauryn Hill的《MTV Unplugged No. 2.0》;
2003年,Erykah Badu的《Worldwide Underground》。

連續九年,D’Angelo、Maxwell、Erykah Badu和Lauryn Hill累積龐大質量兼具的作品,Neo Soul以幾乎一年一作的方式宣示並鋪陳它的音樂基底,讓世人瞭解這曲風的魅力所在。

Neo Soul藝人的人格特質同樣異於常人:孤僻又神祕,寧可待在小廠牌作音樂,也不願沾染太多商業氣息(當然,Neo Soul也不是一味排斥市場,只是傾向從事與市場不同取向的音樂工作)。他們的音樂共通點可能在於:

一、豐沛的個人創作力與精神力;
二、樂器多元使用;
三、即興式的編曲;
四、必備的合聲;
五、堆疊的聲線;
六、各類曲風的嫁接(R&B、Hip-Hop、Soul、Folk、Jazz、Gospel、Funk、Blues、Spoken Word、Doo-Wop、A capella……);
七、非洲音樂元素的加入。

Neo Soul的輝煌歲月也僅只於這約莫十年之間。自2004年起,Neo Soul似乎無法推出具備影響力的代表性作品,反倒只能從獨立樂界窺豹一斑;被主流市場接受的鼎盛時期全貌,如今支離破碎。

上述第一代音樂人的事業之所以停滯,原因至今靉靆不明,檯面上的說法諸多:吸毒、生小孩、熱心於公益、唱片公司不支持等等。

我曾經在某篇文章寫到:「人們可以認為:『Neo Soul擺脫不了教人費解的囹圄。』雖然Neo Soul會不以為然的反駁道:『在我還沒有為自己下定論之前,誰都不許胡亂猜測我的企圖。』可是,若要Neo Soul主動積極的提出自我辯護,好像找不到確切依據。」

上述意思是,在Erykah Badu先後於2008與2010年出版《New Amerykah Part One (4th World War)》、《New Amerykah Part Two (Return of the Ankh)》,以及Maxwell於2009年出版《BLACKsummers'night》之前,Neo Soul確確實實出現長達五年的空窗期。這段時間,足以孕育另一個新式曲風,或者交由其他標榜Neo Soul的音樂人延續這個曲風。甚至被遺忘、被取代。Neo Soul沒有交待歸隱山林的理由,第一代也沒有全面交棒給第二代,「黃金年代」就這麼成為一再重彈的「老調」。

現在,一談起Neo Soul,也只能回憶當年勇了。

若以出生年代作為分野,1976年是個關鍵年。

第一代Neo Soul音樂人出生於1971至1975年之間。第二代者除了Jill Scott,諸如Bilal、Dwele、India.Arie、Raheem DeVaughn、Musiq Soulchild、Eric Roberson、Sy Smith等等,大多出生於1976至1980年之間。第二代Neo Soul音樂人甫出道時,頗有繼承第一代的架勢,他們多半是出身於各競賽或素人歌手,以更親民的表演方式獲得認同,累積不少群眾基礎。但,隨著這空窗五年且第二代的音樂能見度不若第一代搶眼,慢慢的,主流市場不再視Neo Soul為良藥了。

以現狀論,第二代Neo Soul比第一代更像獨立音樂人,不只Neo Soul音樂品質參差不齊,轉向其他樂種吸取養分者大有人在。資金奧援是獨立音樂人存活關鍵,少了「班傑明」就缺乏競爭力。諷刺的是,比起十幾年前,現代音樂人雖然擁抱了更多宣傳管道,可是「網路與全球化」的結果,「讓我們可以隨時聽見與看到最新最多的音樂產物(如同台灣可與美國同步,甚至更早看到首演的美國電影),同時也抑制了音樂的流通性(因為太多生產要素在網路與全球化構成的場域相互競爭,造成嚴重的排擠效應)。這裡的意思是,音樂人已經『退位』到只能在家鄉發片、宣傳。而從製造到上市流通,只要有網路都可以獲得第一手訊息,諷刺的是,它也只能待在某一區域『透過網路』發揮效益。這,就是『全球化底下的在地迷思』。」

比起第一代的「半退休」,第二代的「掙扎」,1981年之後出生的Neo Soul音樂人,那就更談不上傳承與否,因為他們逐漸與Neo Soul的精義脫勾,寧可與時下的Hip Hop為盟(Alicia Keys!),點起光明燈。